为切实推动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全区二、五年级的数学教师们齐聚在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学校大会议室,共同参与“‘三学’为舟 ‘四化’为径一一落实小学数学常态课核心素养培育主题研讨活动”。在这个充满求知与探索精神的上午,一同走进精彩的数学课堂,聆听智慧的声音。
首先由三道堰学校杨阳老师带领五年级三班的同学们一起探索《长方形的体积》。
紧接着犀浦外国语学校的张姝老师由航空火箭升空倒计时场景引入,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对于一秒、几秒有了深刻的认识。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过程中感悟时间的珍贵,培养严谨守时的生活态度。
两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之后,进入了说课环节。
向沁雯老师解读她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与思考。教学反思环节,她特别强调“从单向的知识回顾转变为双向的思维对话”。这种从面到体的教学飞跃,恰似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三维数学世界的大门,让几何认知在思维升维中迸发新的生长力。
张姝老师也对她刚才的课堂进行了说课。张老师以“基于教学评的一致性,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”为主题展开说课,内容涵盖教学背景、学习目标设定、学习评价设计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。
集体交流环节,各位老师们畅所欲言,分享自己在这两堂课的收获、想法及建议。
最后由汪老师对活动做总结。汪老师紧扣“四化三学”理念,为数学教学领域倾囊相授,所提建议鞭辟入里,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,宛如熠熠灯塔,照亮了数学教学的前行之路。“四化”,即对知识内涵进行深度提炼,使其编码化,以简洁且富有逻辑的形式呈现,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;将复杂的数学规律梳理归纳,使之原则化,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规则指引;把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,实现原则可视化,助力学生更好地感知与领悟;对学习成果设定具体标准,达成结果可量化,精准衡量教学成效。
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,需扎实落实“三学一思”的科学框架。其中,“三学”涵盖独学,鼓励学生凭借自身能力探索知识,培养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;组学则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,在交流与思维碰撞中拓宽思路,提升团队协作能力;共学聚焦于全班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,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,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度理解。“一思”包含环节小结,在课堂各环节推进过程中及时复盘,巩固所学;以及全课反思,引导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体知识体系与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,深化知识理解,提升学习能力。
活动成果丰硕,教师们对如何在常态课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晰认知,掌握了将“三学”“四化”融入日常教学的策略与方法。此次研讨活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,以“三学”为实践载体,“四化”为理论支撑,有力推动了核心素养在常态课堂的落地生根,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。(翁玉华 通讯员 薛雨霜)
三道堰学校,落实小学数学常态课核心素养培育主题研讨活动